大乾王朝,景裕二十六年,春。
京师,大青湖。
湖畔名楼之上,一场奢华的皇家诗会意兴正酣,而觥筹交错之间,却也暗藏机锋。
毕竟,
这场诗会,暗地里也是皇子们争夺储君的一场较量。
此时,
大臣献诗完毕,轮到今天宴会的压轴节目——
诸皇子比诗。
皇长子李泰,气度沉稳,上来就是一首《歌以咏志》,套用了父皇年轻时的成名作,一下子赢得满堂喝彩!
“好!好诗!”
“大有乃父之风!”
“英武有为之王!”
“……”
皇长子李泰团团作揖,脸上丝毫不动,显得十分干练沉稳。
景裕皇帝李庆看着他青春年少,一下想起年轻时的自己,忍不住捋须感慨。
接下来,
二皇子李恪的一首《观江》,三皇子李贞的一首《边塞行》都很有章法,也充满青春进取的气息。
群臣和宾客反复吟哦,深感陶醉。
终于,
闻名遐迩的四皇子李然登场了。
此时,
所有人看着他那副“神游物外”的表情,有的已经忍不住嘴角泛起了笑意。
无他,
所有人都知道,这位四皇子,有点……与众不同。
众目睽睽之下,只见李然端着酒杯,缓步走到窗边,负手而立,望着远方波光粼粼的湖面。
沉吟一会儿,
他用一种充满生机盎然的语调,轻声吟哦起来:
“大青湖,青湖大!”
哦?
这样啊?
所有贵宾都感觉麻了一下——
但凡作诗,用这样的开头,不是高手,就一定会死得很难看。
于是,
所有人等着他的第二句。
“大青湖上有……蛤蟆!”
啊?
什么?
蛤蟆?
噗嗤!
所有人瞬间被雷了一下!
许多行家就在想——
这个恐怕不好结了吧?
哪有蛤蟆入诗的?
而下一句,直接让人所有人破防——
“一戳……一蹦跶”
轰!
全场寂静。
落针可闻。
紧接着,满座高朋之中,笑出了猪叫声。
“哈哈哈哈……”
“这……这是诗?”
“四皇子真乃……真乃奇才啊!”
“这蛤蟆……戳它还蹦跶……哈哈哈哈……”
不少贵妇小姐,笑得花枝乱颤,前仰后合。
就连一向严肃的景裕皇帝李庆,也差点破防,失态大笑。
几位皇子更是面面相觑,但也暗自庆幸——
这个活宝看样子是不想争了……
李然却一脸欣喜,好像沉浸在了诗歌的童趣之中,那副标志性的“神游物外”的样子,此时更加传神。
……
黄昏,御书房。
景裕帝李庆与几个心腹大臣又笑了一会,才谈到正题。
李庆慨然说:“诸位爱卿,今日诗会,你们也都看到了。朕的这几个儿子啊,实在让人头疼……”
大臣们赶紧躬身,再次赞叹——
“皇子们惊才绝艳,正是大朝气象!”
“皇子们个个人中龙凤!”
“皇嗣昌盛,我大乾之福啊……”
“……”
李庆却摆摆手,喟然说:“朕的子嗣,朕知道……只是那个老四……”
顿了顿,他的语气忽然变得有些复杂起来,喟然说:“唉,算了,不提--≈gt;≈gt;他了……”
他想起来,三年前一场大病,老四就变成这样了,原来是多么靠谱的一个人啊。这几年却成了这样?
实在让人爱恨无端,感慨万千……
这时,
大内总管安国仁忽然说:“陛下,四皇子虽然性情……独特,但臣以为,这或许